我們是引導人,不是老師
每次聽到家長或小孩叫我們老師時 ,其實心裡都會有小小的反抗。畢竟在大家的想法中 ,似乎沒有比「老師」一詞更適合我們的稱呼了 (直接叫名字其實ok喔!)。
過去「老師」這稱呼代表著知識傳遞的角色。在傳遞過程中,老師與孩子的互動常常是由上而下、單向式的將知識提供給他的學生 ;因此我們認為,在帶領孩子進行自然體驗時,相較於「老師」,我們更適合稱呼自己為「引導人」。
引導人是自然與一般大眾間的橋樑。引導人將現場所觀察到的現象,經由自身具備的知識與經驗、將其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讓親子感受、體驗。引導人與參與課程的夥伴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 ,我們引導孩子接觸、感受自然,親子也在過程中用他們的視界與反應教導著引導人、給予引導人新的刺激 ,在這樣的關係下彼此是平等、互相的,並非是以前「老師與學生」這種上對下的關係喔。
有趣的是,每位引導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長背景、專長所學也皆不相同。有人擅長昆蟲兩爬,也有人擅於植物、自然物手作,彼此皆有其獨特性!在引導課程時,除了課程主體不變之外,各個引導人可都有其充滿趣味、擅長的手法來引導親子體驗自然;因此,可別再以為我們是「昆蟲課」囉!
戶外活動是培養良好體適能(體力)的最佳場地
不論孩子未來會從事何種工作、走向哪條道路,唯有健康的體魄、充沛的體力才是一輩子的財富!瑞士心理學家Jean Piaget將3~7歲的孩子歸類在「前運算階段」,在此階段的孩子尚無法(或不穩定)在心理對於所看到的事物進行比較、了解規則、並重新為其創造意義,因此若在此時花費大量時間來閱讀時,成效或許有限,但若將孩子帶至戶外跑跑跳跳時,其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對於學齡前的兒童而言,研究顯示學齡前的兒童需要每日至少60分鐘的體力活動來刺激其腦部與身體肌肉的發展,而13歲前仍然都是孩子累積體力、發展健全體魄的最佳時機。大自然擁有多變多樣的地形,適合讓孩子徜徉其中,孩子在爬山、草地奔跑、石頭間跳躍、溪水中保持平衡的同時,這些動作都會刺激孩子腦部發展、鍛鍊其平衡感、肢體協調與肌肉增長。雖然孩子在課程中已不記得學了哪些知識,但至少從小由戶外活動中所累積的體力會一輩子陪伴著他們成長的。(建議閱讀:六歲前孩子的跑跳,必須是接觸詩本時間的五倍以上)
知識傳遞並非課程首要目的
知識的學習與累積不是由多看書死背而牢記,而是由現場最直接的觀察來啟發好奇心與疑問,引發學習動機後主動查詢資料或做實驗,最後經由大量閱讀與實驗結果統整而得之;經由這樣的學習過程,這些所謂的「知識」才會長期地留在腦中不易忘記。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了解關於大自然的所有知識,我們的引導人亦同,我們也有被問倒的時候;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的角色是希望能藉由引導孩子觀察、產生好奇與疑問後,一同與親子找出答案,這樣才能將所學真正內化在孩子腦中,而非直接給予所謂的「正確答案」,若您是想直接由我們而獲得答案的夥伴,我們的課程可能並不適合您。(建議閱讀:老師的存在不是給孩子知識,而是讓他們具備學習能力)
天氣,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豔陽、陰天、刮風、寒流、下雨,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不論是哪種天氣、即使遭遇雨天,我們仍堅持:只要在下雨程度還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能上課就盡量上課!這樣的作法是希望孩子能夠完整體驗大自然的不同樣貌,畢竟「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只有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天氣」。或許有些孩子會因天氣不如己意而感到失落,倘若我們能藉由多變的天氣來訓練孩子在當下試著轉化心情,從「不喜歡」到「享受此刻」,我相信孩子未來無論碰到何種狀況一定都能隨遇而安。(建議閱讀:越冷越要出去玩!荷蘭幼稚園零下4度c的戶外野放)
雖然我們的出發立意良善,但當雨勢過大時當然也會增加戶外活動的安全風險,這是無庸置疑的!況且我們每次上課的地點都不同、引導人不可能直接在現場看到現地狀況,另外每個參與課程的家庭所居住的位置也都不相同(光是一場雨就有可能發生A家附近豪雨、B家附近晴天的狀況),且每個人對雨勢大小的界定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唯一能作為準則的就是依據中央氣象局設置在課程地點附近的測站所傳回的即時資料(上課前1小時的整點雨量若超過5毫米則取消)、並依據引導人經驗及對現場狀況熟識程度來做出判斷。關於這點也請各位家長們放心交由我們引導人來判斷,畢竟各位的安全是我們最在乎的呀!
嘗試在錯誤與失敗中學習
「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是一句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諺語,但鮮少有父母願意讓孩子自行從失敗與挫折中學習,取而代之的則是提供孩子們「父母自己的經驗」作為捷徑、讓孩子藉由「複製」這樣的經驗來達到成功;但成功經驗是否真能複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優點、缺點、個性、習慣皆不相同,在這麼多相異之處綜合之下,又怎麼可能藉由同樣的經驗指引來邁向成功呢?
雖然我們無法指引孩子一條絕對成功之路、一段絕對成功的經驗,但我們可以藉由鼓勵孩子別害怕失敗、多多嘗試,仔細思考經過失敗之後我們獲得了什麼、下次該注意些什麼?經由「失敗經驗」的累積不斷向前、最終獲得屬於孩子們「自己的成功經驗」,這樣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功經驗來自於孩子本身、適合孩子,未來他們才能藉由這樣的經驗繼續「複製」屬於他們的成功。(建議閱讀:教孩子避免危險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面對危險)
我們使用科技、但不依賴科技
任何能夠讓教學更加完整、孩子能更加融入的方法,我們都會嘗試去使用,包括科技產品:平板電腦等。對於年齡層較小、還不會使用望遠鏡的孩子來說,當我們在森林裡聽到了鳥鳴、卻看不到牠時,這時候內有鳥類圖片的平板電腦便能發揮其作用、讓孩子能在當下除了聽到現場的鳥鳴外、還能跟視覺看到的照片在腦中做出連結,藉此同時刺激其聽覺與視覺;當我們現場看到青蛙、想要聽聽看這種青蛙的鳴叫聲時亦可透過同樣的方法來輔助教學。
雖然科技產品(平板電腦)的使用大大增加教學的方便性,但我們仍需謹慎控制使用的時機與時間,避免大家已身處在蛙鳴之中、卻仍只專注在眼前的方寸之間,失去了來到大自然的美好原意。
長期陪伴孩子體驗自然,而非短暫萍水相逢
進行自然體驗時,引導人與親子間的信賴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真能放心、放膽跟著引導人走。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些孩子與引導人建立信賴關係只需要一堂課,有些卻在上完一期課程後才卸下心防,各有不同。因此針對同一對象,我們的引導人是不會隨意更換的喔!
此外,國內外研究顯示,兒時或成年階段接觸大自然、戶外活動的美好經驗會大大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態度,並形成他們承諾保護環境的動力。或許極少數親子會因為一次的美好經驗而有所改變、開始關注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並付諸保護行動,但絕大多數人是需要多次且持續地接觸自然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綜合上述7點,因此我們在設計課程時以長期陪伴為主軸,希望藉由長期、持續的薰陶下與親子間建立強大的信賴關係,在持續與大自然接觸時培養一輩子的體力、發掘有趣的現象與產生好奇心、體驗挫折與適應多變天氣,並持續在所有人心中埋下小小希望種子、期待著長期呵護下種子能有發芽的一天。也因為這樣的課程設計,在每次學期課程結束後的招生也會優先以詢問舊生為主,此點還請各位新生家庭多多見諒囉!
最後,感謝各位夥伴能耐著性子看我們「落落長」說著我們的想法;若我們的立場與您希望給孩子的教育有些不同,還請您謹慎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與態度是否適合、再行報名;若您閱讀後、確認彼此想法相同,我們隨時歡迎您加入、一同參與我們的課程喔!
有興趣
回覆刪除想代10/31的課,辰辰5y4m
回覆刪除